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汉末三国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末三国志》第060章 辽东霸主公孙度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辽东公孙氏是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之外割据时间最长的一个势力,早先公孙度入辽东后,很快就发展起来,他本人甚至怀有称帝称王的野心,不过由于辽东偏居一方,最终未能成功。

建安九年(04),公孙度去世,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将永宁乡侯封给了弟弟公孙恭。

【三大名士】

公孙度在辽东时,青州三大名士管宁、邴原和王烈来到辽东避难,其中王烈还选择出仕辅助公孙度。

管宁拜见公孙度后,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于是颇受人们爱戴。

孔融任北海国相时,举邴原为有道(察举制中的特举科目)。邴原认为黄巾军势力兴盛,于是前往辽东郡,与同郡人刘政都富于勇略雄气。邴原在辽东郡,一年内前往归附居住的人有几百家,游学的士人,教授学问的声音,络绎不绝。

辽东郡太守公孙度畏惧厌恶刘政,想杀死他,将其全家都拘捕了,刘政得以脱身。公孙度通告各县:“敢有窝藏刘政的人,与刘政同罪。”刘政窘迫危急,前去投奔邴原,邴原把他藏了一个多月,当时避居辽东的东莱人太史慈正要返回中原,邴原于是把刘政托付给了太史慈,然后对公孙度:“将军前些日子要杀刘政,把他当作自己的祸害,现在刘政已经离去,您的祸害难道不是已经除去了吗?”公孙度:“是这样。”邴原:“你所以害怕刘政,是因为他有智谋。现在刘政已经脱身,他的智谋将得到使用,为什么还拘押刘政的家属呢?不如赦免了他们,别又结下一仇怨。”公孙度于是放出了刘政家属,邴原又出资把他们送到刘政家里,使他们都得以返回原郡。

王烈当时是孝廉,三府同时辟命他都被王烈拒绝,此时董卓作乱,王烈于是到辽东避难,在那里耕种和钻研典籍,自得其乐,当地的人都十分尊敬他,如同君主。当时因为国家纷乱,有识见的人不多,一些人结成朋党,互相攻击,而当时到辽东避乱的人,很多都被这些人出言诬害,而王烈在那里居住多年却没有问题。

王烈同时当辽东太守公孙度的长史,令到辽东强者不欺负弱者,没有人恃众凌寡,商人亦没有抬高价格谋取暴利。后来曹操多番征召王烈任官,王烈辞任辽东长史,但公孙度及继位的公孙康都没有遣送他上任,最终也没有到职。建安二十三年(18),王烈七十八岁时病死。

【辽东雄主】

公孙度虽然为人残略霸道,但他东征高句骊,西征乌丸,渡海讨伐东莱各县,也都不是假的,不过公孙度虽然有称帝称王的野望,却因为辽东的贫瘠而无法实现,当时辽东位于偏远之地,教化程度不高,还和外族接壤,缺乏人口。

所以公孙度没有称帝称王的条件,最终只能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毕竟公孙度当年也做过冀州刺史,他本人虽然狂,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辽东公孙度虽然自由,做事情也很肆无忌惮,但同时也被限制在了此地,无法进一步扩张自身的势力范围,简单来他也很难杀出去。

【历史上的公孙度】

姓名:公孙度

属性:领导力(b+)割据辽东,坐镇一方

统率(b+)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东莱诸县

政治(b+)收纳名士,发展辽东

总评(a+)汉末著名的暴君之一

别名(称号):字升济

性别:男

民族:汉

官职:武威将军、辽东太守、平州牧

职业:官僚、诸侯

爵位:辽东侯

家庭出身:辽东吏出身

生卒:150(?)--04

出生地:辽东襄平

主要社会关系:父亲(公孙延)恩主(公孙琙)儿子(公孙康、公孙恭)

主要经历:

150年-189年一度担任过冀州刺史,不久罢官

189年-04年被徐荣推荐担任辽东太守,割据辽东,坐镇一方

总结:公孙度是汉末几乎仅次于董卓的暴君,但不容否认他本人能力很强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