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汉末三国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末三国志》第051章 魏国的大臣们(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三少帝时期,魏国也有不少有名的大臣,其中就包括了傅嘏、嵇康、卫臻、卢毓、刘放、孙资、赵俨、裴潜、崔林、高柔、孙礼、王观、徐邈、胡质、王昶以及王基等人。

后被委以重任,出任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兴修水利、广开水田,募贫民租之,致使仓库盈溢。同时移风易俗,整顿吏治。对诸胡羌戎恩威并施,皆愿入贡曹魏。是以州界肃靖,西域畅通。正始元年(40)还朝任大司农,后迁司隶校尉,使百僚敬畏。后拜光禄大夫,迁司空,固辞不受。嘉平元年(49)卒,终年七十八,谥穆侯。

【胡质】

胡质,字文德,寿春人。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属等职。

黄初年间迁任吏部郎,先后出兵常山和东莞太守,后又迁任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爵关内侯。正始二年(41),在樊城击退吴将朱然,迁任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任内鼓励农耕,令粮仓有多年的储藏,又设置东征台,一方面用作耕作,另一面则用作军事驻防。又开通河道,方便船只航行,严防东吴攻击。而沿海则一片安定。

嘉平二年(50)去世。朝廷追封他为阳陵亭侯,食邑百户,谥号贞侯。其两个儿子胡威和胡罴后来都成为了西晋高官。

【王昶】

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王昶少时知名,同郡王凌将王昶当作兄长看待,曹丕即位前为太子文学,即位后历任散骑侍郎、兖州刺史等职,这期间写了《治论》、《兵书》等著作为朝廷提供政治参考,明帝曹即位之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

明帝曹死后的正始年间调往徐州任职,后迁征南将军,太傅司马懿掌权之后,王昶向朝廷上奏讨伐东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因功再次升任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正元二年(55)丘俭在淮南起兵,王昶因助平淮南之功升任骠骑将军。甘露元年(56),诸葛诞再次反叛,王昶因牵制吴军之功升任司空。三年后,王昶去世,谥号穆侯。

【王基】

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历史上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丘俭、文钦之乱,东征诸葛诞之叛等大规模军事活动中都表现出众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官至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东武侯。景元二年(61),王基去世,追赠司空,谥号景侯。

ps:真是神奇,最后本卷前三篇居然都是十七章,后面吴国篇的篇幅不会太短了,毕竟陆逊、孙权等人的事情还有不少的,而且孙权死后,还有三十年的历史。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