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第五百七十五章消化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到了这时候,整个交接过程算是顺利完成了大半。

张恒望着下方众人,挥了挥手。

“诸位免礼!”

“谢长史!”

众人这才起身。

这时,贾诩递上了一封诏书,正是对韩馥集团的封赏。

这种事儿干多了,如今张恒也有了经验。

将想要的封赏写下来,派人送往长安交给李儒。

等张恒这边执行完毕的时候,长安那边真的诏书也就下来了,倒是省时省力。

韩馥自不必说,张恒当场兑现了诺言,封他为长社侯,食邑万户!

三子也都封列侯,各自食邑千户。

如此赏赐,韩馥自然满意,至于那个九卿的官职,算是饶头白送了,他并不在意。

至于韩馥集团的骨干,也都各有赏赐。

原本韩馥集团的二号人物耿武,拜济阴太守。治中李历,拜东郡太守。

将他们升官的同时,却都调离了自己的基本盘。

至于别驾沮授和从事审配,张恒却是拜为军师,并授予实际的官职。

这俩人皆是大才,又有建功立业之心,张恒便打算留在身边任用,也好为此次大战出一番力。

至于韩馥手下的武将,朱灵和张郃拜为杂号将军,却没有剥夺他们的兵权。

封赏一出,众人都心满意足。

除了领兵在外的张郃还没归来之外,其他人都接受了封赏。

趁着兴致,张恒当即大摆宴席,款待众人,随后宣布了战争即将开打的消息。

张恒举着酒杯,对韩馥笑道:“韩公,战事一旦打响,此处必沦为前线。刀剑无眼,还请韩公尽快携带家眷回郯县,免得有所损伤。”

“下官遵命!”韩馥赶紧拱手应道。

他本就想远离这是非之地,自是非常乐意。

张恒点了点头,又请耿武和李历迅速前往兖州赴任。

二人自然也是拱手称是。

三日后,当张颌率亲兵返回邺城接受封赏时,韩馥一行人也正式踏上了旅程。

至此,整个韩馥集团,算是彻底被肢解了。

只是韩馥麾下的四万多大军的安置,还得好生思量一番。

张恒本想全交由张辽统辖,但如此却会产生一个问题。

战事一旦开打,就会产生数条战线,张辽势必分身乏术。

思索良久,张恒却把贾诩请了过来。

“文和,想不想建功立业?”

面对张恒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贾诩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怎么,这是人手不够用,准备拿我顶缸?

张恒却笑吟吟地给贾诩倒了杯茶,继续引诱道:“文和啊,你在徐州数年,操持着校事府事务,也算忠心任事,劳苦功高。但是吧……校事府的活儿,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纵然你有再大的功劳,也不好封赏,实在是委屈你了。”

不知为何,张恒的声音越温和,贾诩就感觉后背越凉,连手中茶水的味道都变了。

“长史若有差遣,下官不敢推辞!”

只是……能不能别用这种语气说话,怪瘆人的。

他越是如此说,张恒的语气就愈发和蔼。

“你也知道,此次大战,乃是定鼎天下的最关键一战。此战之后,以后的战役都不算什么了。文和难道不想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搏个青史留名?”

这可是最好的机会,你再不从幕后转到台前,以后可就赶不上热乎的了。

不想,我一点儿都不想!

贾诩很想这么回答,但张恒笑意吟吟的眼神,却让他不敢拒绝。

世人都言张子毅有君子之风,但我却知道,这货的手段到底有多阴损缺德。

让他不痛快,自己还能有好果汁吃?

“长史有命,下官本不敢推辞,但校事府那边……”贾诩苦笑道,“如今战事将近,情报至关重要,总不好这时候假手于人。”

说实话,校事府的活儿,贾诩实在不想丢下。

不单单因为职责,还因为他的性格。

他很享受这种无所不知,并且在幕后操控一切的快感!

“无碍,我又没让你卸任校事府令,你可以先兼任着。”张恒笑道,“有了些战功,我才好向玄德公为你求写封赏。此战之后,我保举你入都督府参掌军事,如何?”

官职自然对贾诩没什么诱惑力,哪怕是中枢决策的级别。

但张恒的任命,他却不敢拒绝。

“长史可是要下官统领韩馥麾下的兵马?”贾诩问道。

“不愧是文和,果然神机妙算!”张恒大笑道,同时还不忘给贾诩鼓了鼓掌。

这浮夸的演技,自然惹来了贾诩的白眼。

“长史,下官之前虽担任过校尉,但自投奔主公以来,从未领兵出战,恐怕不能服众。”

说得好听,难不成我还得上阵冲杀?

张恒自然明白贾诩的顾虑,连忙笑道:“不需文和统领大军,我拜你为张俊乂军的监军,参掌军事,帮我看住这支兵马就行。”

贾诩这次没有任何犹豫,起身拱手道:“下官遵命!”

张郃刚归顺过来,但大战在即,又不好剥夺他的兵权。

想要放心的任用,便只能如此了。

好在张郃是个极度识时务之人,应该会懂自己的意思。

至于另一路朱灵的兵马,就只能自己亲自掌控了。

在邺城待了几日之后,眼看局势稳定,张辽便率军返回了前线。

而被张恒好一番笼络的张郃,也折返了回去。

不过二人回去之时,身边都多了一个人。

审配出任张辽的军师,而贾诩则以监军的身份随张郃开赴前线。

至于邺城内,张恒却将自己带来的五千人,与朱灵的一万余人整编在了一起,统一交由孙策指挥。

贾诩走了,自己身边倒是少了个参谋,刚好拿沮授来填坑。

要说沮授此人,也是个真正的全才。

原本历史上,袁绍之所以能手握四州,称霸河北,这家伙可以说是头号功臣,因为他提出了一个类似于隆中对的战略构想。

除了战略规划以外,这家伙在战术层面的执行力也不差,虽然比荀攸差点,但应该能和郭嘉、法正一个级别。

舍此之外,这家伙还擅长治理内政,简直是个六边形战士。

虽然每一项都不是最顶尖,但架不住人家全能啊。

在诸葛亮没达到巅峰之前,这家伙就是一个小号的荀彧。

“此番大战,公与可以良策助我?”

放着这么一位大才,不用实在可惜,张恒打算压榨一波。

但沮授可不是贾诩那个不求上进的货,他有着很强的功名心,一听张恒问记于自己,心中立刻乐开了花。

“长史,大战将起,前方战事一旦胶着,不用咱们动手,敌军自会来攻。为今之计,当静观其变。”沮授拱手笑道。

“如何观法?”张恒笑道。

“下官斗胆相询,我徐州大军,可是准备从平原、清河二郡进兵?”

哦,这家伙政治觉悟可以啊,这么快就改了立场。

“不错,正是这二郡。”张恒点了点头。

“张俊乂的兵马,就驻扎在清河国边界,一旦开打,咱们且看战事如何发展。我军若初战失利,张俊乂便可顶上。我军若得胜,张俊乂部就能辅助合围。无论是进是退,主动权都在咱们手中。

只是北边……却要辛苦文远将军,提防着公孙瓒来袭即可。”

“嗯,公与之言,倒是不失为良策,便如此办吧。”

张恒笑着点了点头的同时,又开始给沮授画起了大饼。

“公与可知,我徐州大将军府下有两个衙门,一为政务府,二为都督府。”

“下官有所耳闻。”

这两个决策机构,沮授自然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张恒为何要跟自己说这事。

“此战非同小可,公与若想建功立业,可得抓紧时间。平定冀州之后,可再也没有这般机会了,难道公与不想入府参政,或是入都督府掌军机要务?”

一听这话,沮授眼都直了。

天下还有这等好事!

他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但奈何降臣的身份却拖了后腿,他本以为今后仕途艰难,却不料张恒忽然抛出了橄榄枝。

“长史放心,下官必竭尽所能,为主公破敌分忧!”

“有公与此言,我就放心了。”张恒笑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