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第六百三十一章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相县城下。

时间来到六月中旬,由于天气炎热,张恒早将大军放到了树荫下扎营。

嗯……这里不是夷陵,敌军也都被困在城中,应该不会有被火烧的风险。

数日前,张飞拿下平舆的捷报已经传了过来。

看完之后,全军振奋,但张恒却没什么惊喜。

桥蕤和李丰本就不算一流人才,平舆城中只有一万余人,就算没被校事府从里面打开城门,估计也顶不住张飞的进攻。

只是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

平舆被攻下,就等于整个汝南郡被拿下了。沛国这边自己又大军围堵着,城中敌军便是插翅也难飞。

面对沛国和汝南二郡都落入自己手中的境况,骷髅王会如何选择呢?

张恒不知道,但他很期待。

树荫下,张恒正在沉思之时,贾诩却走了过来,对张恒拱手一礼。

“相国。”

张恒挥了挥手,示意方悦带人离得远些,然后才对贾诩笑道:“文和,你该走了。”

闻言,贾诩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古怪,甚至还有一丝犹豫。

“相国……真要如此吗?”

“怎么,文和怕了?”张恒笑道,目光中带着一丝讥讽。

贾诩很诚实地点了点头,“下官的确怕。”

这种事情,没有人能不怕,包括贾诩。

他也一直不明白,张恒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

等到天下一统,水到渠成不好吗。

届时,虽然也免不了一番拉扯,却不用张恒和自己动手。

这种级别的骂名,还是让别人背好些。

一个人肯不肯舍命一搏,除了利益之外,还要看这个人所处的位置。

干大事而惜身者,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人惜身,而是要干的事还不够大,不值得让人豁出身家性命。

张子毅如今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功勋卓著。就算接下来什么都不干,也足以安享荣华,青史留名,又何必拿自己的一世清名去赌呢?

贾诩想破脑袋,也没能想明白。

但还是那句话,身处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不同。

在张恒看来,现在是最合适的时间,解决了最好。

若是解决不了,等到天下统一之后,就更不好解决了。

你让刘备下手干掉天子,然后自立为帝?

这显然不太现实。

就算是原本历史上的曹操,最终也是以魏王的身份盖棺定论。

而且刘备的情况还略有不同。他是宗室,和当今天子是同出一脉,虽然是实质上已经改朝换代,但名义上还是大汉。

真要让刘协禅位给刘备,合法性上矮人一头不说,神圣性上也略有欠缺。

宗室的身份,是刘备的便利,也是他的桎梏。

之前称王的时候有多方便,后面称帝的时候就有多不便。

所以,张恒能想到的最佳方法,也就是如此了。

长安内乱,天子暴毙,听着多么顺耳!

刘协这时候死,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虽然他并无过错,但也算他为大汉做的一点贡献吧。

张恒此行出征的目的,就是要扫除这些隐患。不然仅凭一个袁术,还不值得张恒亲征。

随着这些年天下一点点被平定,张恒的功劳也越来越多,已经快要过平衡线了。

这次凯旋之后,张恒以后都不会率军出征了。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凡事都不可做绝了,还是留一线为好。

想着,张恒叹了口气,迈步向前走去。

见状,贾诩也慢慢跟了上来。

“文和,最后再帮我这一次吧。”张恒笑道,“做完了这件事,咱们都能安享荣华了。”

“遵命!”

贾诩无奈拱手道。

杀人他不怕,哪怕这个人是当今天子。

可杀天子带来的后果,他承担不起,所以才会犹豫。

张恒看出了贾诩的顾虑,摇头笑道:“别担心,动作干净点,别人未必会知道。再者,就算有人看出端倪,又有谁敢宣之于口?”

“相国,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算人不敢言,但千秋万代之后,后世人会如何看待相国与下官?”贾诩苦笑道。

玩了一辈子的阴谋诡计,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事儿的难度。

“那又如何,这是对天下最好的结果。”张恒冷笑道,“至于那万古的骂名,我与你一同承担就是!”

张恒从来没指望能瞒得了所有人,就算你真能瞒过所有人,也瞒不过上苍,瞒不过青史。

但他……问心无愧!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他相信,千秋万代之后,人们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见张恒心意已决,贾诩只得叹了口气,再度拱手道:“相国,事成之后,李文优他……”

说起此事,张恒忽然笑了。

“怎么,我在文和眼中,就是如此残暴决绝之人?”

贾诩赶紧拱手道:“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但话还没说完,就被张恒挥手打断。

“事成之后,李文优当然可以活着,便是他想死,你也要让他活着,不过是隐姓埋名罢了。你替我转告他,让他去看看,去看看昔日破败山河,如今却是何等景象。

去看看,我有没有违背当年的诺言!”

闻言,贾诩嘴角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遵命!”

当天下午,贾诩孤身向西,直奔长安而去,准备完成他的最后一次任务。

……

相县城下,攻坚战还在继续。

十万大军,便是每天派出去一万攻城。一轮下来,也都过去了十天。

所以,攻城战几乎就没停过。

但城中的守军可就惨了,他们可没有徐州军这么充裕的休息时间。

每一日,都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全力以赴。

如此高压的态势下,时间一长,自然就撑不住了。

时间来到六月末之后,纵然城中还有存粮,但守军的士气已经跌落到了冰点。

杨弘也不敢待在城中了,每天都要亲临城头激励士气,但却收效甚微。

面对一场看不到尽头的煎熬,没有人能坚持下去。

终于,七月初三的夜里,城中部分守军终于崩溃,偷偷打开了城门,向城外的徐州大军投降。

当天围城的军队正是张辽所部,收到消息之后,他甚至来不及禀报张恒,当即便率军冲进了城中。

一个时辰的厮杀后,杨弘被张辽活捉,相县城破。

等到天亮之时,城中的动乱彻底平息后,张辽才派人向张恒报喜。

此时的张恒却还未起床,听到消息后,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

穿戴整齐后走出营门,臧霸已经押着杨弘和一批城中将领,来到了张恒面前。

“贼首在此,恭请相国发落!”

臧霸对张恒一抱拳,脸上的血迹还未干,配合着他脸上的笑容,略显几分狰狞。

再看杨弘,早已绳索加身,被士卒押着跪在地上,整个人垂头丧气,神情绝望。

“杨长史,别来无恙。”张恒冲杨弘笑道。

昔年出使袁术时,张恒和这家伙还有过一面之缘。

杨弘抬头,看了看张恒,神情愈发绝望。

“败军之将,何敢劳君侯尊称。”

张恒摇了摇头,“长史糊涂啊,袁术逆天无道,擅自僭越。长史非但不加规劝,反而助纣为虐,实在令人不齿。”

闻言,杨弘脸上露出一丝悲愤。

我不规劝?

你当我不想劝!

但也得袁术肯听啊!

事实上,当袁术决定自立为王时,大部分臣属都表示不可。

他们的确心向袁氏,也大多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但这不代表人家也要陪着你一块送死吧。

尤其是你明确表示反汉时,谁还会跟你一条船!

但骷髅王大概是被传国玉玺迷了心智,坚持要自立为王。

当场便有近半臣属请辞,其中甚至包括了主簿阎象。

只有那些和袁术深度绑定的人,才不得不在袁术手下继续为官。

杨弘,就是其中之一。

袁术虽然耳根子软,但手可不软。身处要职的臣属,家眷妻儿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才敢放心将这些人委以重任。

这也是杨弘要拼死反抗的原因,若非家眷在袁术手中,他早就投降了。

可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了。

如果说诸侯之间是相互攻伐,但还都是汉臣的身份。即便战败,臣属也都可以转投归隐来保全自身。

但僭越称王,就已经超过了容忍的底线了。

袁术和他麾下重臣,都是不能留的。

注定要死的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张恒挥了挥手,示意臧霸将这些人带下去,等歼灭袁术之后,统统押回徐州让刘备发落吧。

这么会儿功夫,赵云和众将也赶到了。

“相国,末将听闻文远将军已经攻破了城池?”

赵云开口道,语气却没有一丝意外。

这几日的攻城战,他早就看出了端倪。

“不错。”

张恒点了点头,抬头望向不远处耸立的城池。

“子龙,率军入城!”

“遵命!”

当张恒率军入城后,张辽还在忙碌,直到麾下亲兵汇报时,他才赶来。

“相国!”

张恒笑道:“文远辛苦了,此番破城,文远堪称首功。”

“全赖相国指挥有方,末将不敢居功!”

“行了,不必客气了。传令下去,全军清扫战场时,万不可袭扰百姓。”

“遵命!”张辽抱拳应道。

张恒又对方悦道:“仲理,出榜安民,同时开仓放粮!”

“遵命!”

围城近一月,虽然城中还有存粮。但可想而知的是,杨弘为防军粮不够,早就开始搜刮百姓了。

这也是袁术军队的一贯做法。

安排完了一系列善后事务,张恒才大步走进了府衙。

但就在这时,赵云忽然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一封书信。

“相国,翼德将军的军报。”

闻言,张恒不禁眉头一挑。

这还真是巧了,自己这边刚拿下相县,张飞的军报就到了,难道这家伙算准了时间?

摇头一笑后,张恒从赵云手中接过书信,打开一看,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怪异。

张飞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