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我们的1654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们的1654》第157章 天下没有白费的晚餐(一)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葡澳的雇佣军在支援永历桂林之战的表现,不仅让清兵学到了东西,南明的军人也看明白了现实。Ω文Δ『Ω学Δ迷WwΩW.*WenXUEMi.COM

葡澳现在不支持南明政权了,南明没火炮了,也没有雇佣军了的时候,忽然有一帮子大傻瓜出现了,竟然说可以用女子换红夷火炮!

梅乐芝经理给这次交易设定的交换比例绝对公正。

17世纪,英国制造的四磅炮,其成本不过六十两银子。在减去虚报、求购等因素后,一门四磅炮的售价加上运费等必要成本,应该在一百两到一百五十两左右。

四磅炮这种小口径火炮,容易制造而且保密程度低,其购买难度应当低于红夷重炮。

所以二百两价格完全能够买到葡萄牙人或者荷兰人的四磅小炮。

但是,这与红夷大炮不同,红夷大炮属于典型的舰载长重炮了。

红夷大炮的主要难点在于长身管技术,13o毫米的18磅炮长度达到3米左右,也就是22倍径左右。这仅仅是18磅而已。

从画片上看,那帮子大傻瓜还有比它大两倍有余的重炮!

2ooo两银子绝对值!

穿越者们知道,按当时流行的是身管比例模数思想,由炮口到炮身到炮膛逐次加厚,这是属于英国寇菲林长管炮级别,如此长的身管要求内膛光滑口径如一,在明末时期,以脆性白口生铁铸造为主要的制造手段来讲,确实是属于高技术了。

这时期,荷兰人的铸造水平略比英国人强。

当然,这并不是说铸造红衣大炮是什么难以逾越的门槛,明代的铸造技术其实非常高,就以技术难度来讲,铸造红夷大炮这种以前没见过的技术活根本难不倒大明的能工巧匠,由最初的造炮炸裂,到后来的铁体铜芯大炮,就可以看出短短几十年明朝的火炮技术就已经远远的越了当时的西方火炮技术。

至于大口径火炮难以普及的原因,除了技术难度意外,最主要的原因嘛,就是成本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其实很少人知道,这个时期火炮铸造的废品率其实是相当高的。

这种情况在明末引进西方火炮制造技术时就知道了。

《火攻挈要》中记载,由于当时铸造的品质尚不十分稳定,即使是在欧洲,“大铳铸十铳能得二、三可用者,可称高手”。

也就是说,废品率高达7o~8o%以上。这样火炮的成本自然也就降不下来。

而且,对于此时的南明来说,时间更是个关键点。就算他们豁出一切成本来铸造也来不及了。何况他们还没有成本去豁出。

可是让统6兵副将张月和统水师副将吴文敏不爽的是,整个广州城除了他们俩,好像再也没有人关心这些,而且这帮子文官对着一帮子大傻子,还******端着架子!

他们忍着(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