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第531章 结婚啦!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咚咚咚~~~”

敲门声带着冬夜的寒气,突兀地响了起来,打破了屋内的宁静。

王安平放下手里刚读完的信件。

一封是上次来村里借钱的周苍山周老寄来的,没什么要紧事,就是祝他新年快乐,邀他有空去首都家里坐坐。

另一封来自首都外文图书馆,信里说,感念他今年帮忙翻译了好几本书,给于的报酬不多,知道他母亲身体欠佳,特意寄了些奶粉和麦乳精过来聊表心意。

还有一封是钢铁厂寄来的感谢信,言辞恳切,说只给了那点报酬实在过意不去,言语间透着歉意。

“大哥,睡了没有?”门外传来二妹王安琴压低的、带着点怯意的声音。

“没呢,门没闩。”王安平应道。

房间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二妹王安琴缩着脖子走了进来,嘴里呵出一团白雾,脸颊被冷风吹得微红。“冻坏了吧?”王安平看她搓着手,问道。

“没……还好。”王安琴在靠墙的凳子上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有些局促。

“咋了?今年期末考得怎么样?”王安平习惯性地问起学业。

“我成绩……不就那样嘛。”王安琴含糊地答了一句,显然心思不在这上面。

王安平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样子,笑了笑:“坐吧。这么晚过来,找我有什么事?”

王安琴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像鼓足了勇气般,声音细若蚊蚋:“大哥,我……我不想要嫁人。”

王安平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说:“谁说要你现在就嫁人了?你还要读书呢!不过你这年纪也确实到了说亲的时候。村子里那些比你小好几岁的姑娘,哪个还没定亲?先找着,遇到合适的,处处看。等你高中毕业了,再结婚也不迟。”

二妹的脸更红了,声音更低,却带着一股倔强:“我还……我还想读大学呢。”

“读大学和你结婚又不冲突,”王安平耐心开导,“大学生结婚的多着呢,还有的怀着孩子、抱着孩子去上课的,不也照样把书读下来了?”

“可是……我就是不想结婚。”王安琴猛地抬起头,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抗拒和迷茫。

王安平看着她,心里明白了几分,无声地低叹。这丫头,终究是被他那个‘妈宝男’的爹和苦命的妈的婚姻吓着了,对婚姻本身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恐惧和逃避。

“傻丫头,”王安平的声音放得更柔和,“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咱爹那样的。你说是不是?”

“嗯……”王安琴闷闷地应了一声,随即又像是找到了反驳的理由,抬起头,带着点执拗地问,“那大哥你说,咱们村子里,有哪个婆婆是对儿媳妇真正好的?”

王安平知道她钻了牛角尖,依然耐心劝解:“那是因为你看到的,都是些没念过书、一辈子围着锅台转、思想老旧的妇人。她们自己受的教育和眼界,就决定了她们对媳妇的态度。人生的路很长,总得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相互扶持着走。这种扶持,是亲情,是友情,但终究和夫妻之情不同,也不是我和弟弟妹妹能完全替代的。”

他看着妹妹迷茫的眼睛,语气认真起来:“你要学着乐观一点。读书识字,明事理,是为了让你把日子过得更好,更有主见,不是让你学会悲观,觉得这世上没一点好。你看看大哥我,”王安平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是不是每天都乐呵呵的?人生嘛,笑着去面对,再大的坎也能迈过去!”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而有力:“最重要的一点,二妹,你记住:你大哥我,永远是你最强的后盾!我不会像舅舅他们那样,眼睁睁看着咱们妈受欺负却不管不顾!将来你要是受了半点委屈,大哥第一个不答应!明白了吗?”他目光灼灼,带着不容置疑的守护意味。

王安琴看着大哥眼中那份沉甸甸的承诺和关切,心里的冰块似乎融化了一些,红着小脸,终于轻轻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大哥。”

“知道了就好。”王安平松了口气,又想起什么,“对了,三爷爷今天还跟我提了,他那边认识个不错的后生,是个当兵的,人品信得过,就是年纪稍微大了点,今年二十七……”

话还没说完,王安琴的脸“腾”地一下红透了,像被火燎了似的,猛地站起来,丢下一句“大哥你早点睡!明儿你还要结婚呢!”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出去,差点被门槛绊倒。

跑到门口,她又回头,看了看大哥略显简陋的房间,“大哥,你这屋子……就这样布置吗?不收拾收拾?”

王安平环顾了一下自己这间没什么喜气的屋子,笑了笑:“收拾啥?大红的被套,明儿早上让你嫂子换上就行了。结啥婚?就是请村里长辈们做个见证,走个过场。我等下还有点事要出去一趟。”

“嗯!”王安琴应了一声,身影飞快地消失在门外的夜色里。

看着妹妹落荒而逃的背影,王安平失笑地摇了摇头。

他将桌上的几封信仔细收进抽屉,起身披上了棉袄。

明天就要结婚了,虽然是简办,但爷爷奶奶那边,无论如何还是得亲自去请一趟的。

小事可以忽略,这样的大事若不请,依他奶奶黄美凤那要强又爱面子的性子,恐怕真会气得不认他这个孙子,从此断了来往。

转眼,天就亮了。

王安平结婚这天,家里一大早就热闹得像炸开了锅。

天刚蒙蒙亮,小弟王安东就带着三妹王安慧忙活开了。

姐弟俩踩着板凳,小心翼翼地给门窗贴上崭新的对联和大红的双喜字。

浆糊的甜香混着红纸特有的气味,在清冷的空气里弥漫开来,总算有了几分喜气。

爷爷王二石和奶奶黄美凤来得最早,天才刚透亮就到了。他们没带那两个小的孩子过来,大约是怕人多添乱。

新娘子草儿,按着老规矩,头天晚上就去了大姐王安心家待着,等吉时到了再迎进门。

除了爷爷奶奶,陆续到场的都是本村的亲朋。

王安柱、王康时、王磊这些年轻后生跑前跑后帮忙搬桌椅板凳;几位辈分高的族老和上了年纪的长者则被恭敬地请到堂屋上座。

原本计划办三桌酒席,结果人比预想的多,临时又加了一桌。幸好家里的菜准备得还算充足。

在这年月,婚宴好不好,关键就看肉够不够硬实。只要有那肥得流油、颤巍巍的大肥肉片子,就足以让所有人满意了。

灶房里,一大早就升腾起滚滚白气。

大姐王安心、奶奶黄美凤、钱玉玉大娘、兴业婶子、兴保婶子、柱子他妈、三奶奶她们这些女眷,是今天最忙碌的人。

烧火的、切菜的、掌勺的、洗碗的,各司其职,锅碗瓢盆叮当作响,笑语喧哗不断。

按照习俗,早上招待客人的是热腾腾的面条和煮得香喷喷的茶叶蛋。

中午则是简单的几样炒菜垫垫肚子。

真正的重头戏,是晚上的正席。

婚宴的过程极其朴素。

堂屋正中央,端端正正地贴着一张伟人画像。一对新人就站在画像前,在几位长辈的见证下,表情庄重地宣读了几句誓言,这婚就算是结成了。

酒席从傍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多才散场。

送走最后一批醉醺醺的客人,王安平自己也带着一身浓重的酒气,脚步有些发飘地推开了新房的门。

昏黄的煤油灯下,草儿正盘腿坐在书桌前,手里捏着一大把花花绿绿的钞票,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是止不住的傻笑:“嘻嘻嘻~~~当家的,发财了!发财了!”

“妈把份子钱都给你了?”王安平脱下带着寒气的外套,笑着问道。

“对啊!”草儿用力点头,兴奋地说,“妈说钱太多了,她心里慌,还不起人情,就都给我了。让我仔细记着账,说等到以后谁家办喜事,咱得照着这数还回去。当家的,这钱……你要吗?”她扬起小脸,带着点询问和分享的喜悦。

“你收着吧,”王安平摆摆手,走到床边坐下,“我手头有。”他看草儿那财迷样儿,又觉得好笑,“瞧把你乐的,很多吗?”

“多!太多了呢!”草儿把手里的一沓钱小心地放在桌上,又拍拍自己鼓囊囊的衣兜,“加上我原来攒的二百多块,现在手头宽裕着呢!喏,光今天的份子钱就有三百二十块!”她伸出三根手指比划着,一脸不可思议。

“三百二?”王安平也吃了一惊,“咋这么多?”这数目在当时的农村,绝对是笔巨款了。

要知道这年月,那出份子钱,就算是最亲的亲人,最多也不过就十块钱而已。

基本上村子里面的份子,一般情况下去也就是五毛钱而已。

比较亲近的话,那也就是二块钱。

也就是四桌人而已。

怎么一下子给搞了这么多的钱。

“那可不!都一笔笔记着呢,你瞧!”草儿献宝似的把一本用红纸订成的简陋账本递过来。

王安平接过,就着煤油灯的光线翻看。看着看着,他有些无语,也有些动容。

村里几位手头最紧的老人,也硬是凑了五块钱的份子。

三爷爷王信、兴业叔、兴保叔他们出手阔绰,一人就包了五十块的大红包。他爷奶和大姐王安心那边,同样也是五十。

王安柱、王康时这些平辈的兄弟和子侄辈,每家也都出了二十块,这几乎是他们小家庭小半年的积蓄了。

看到这个账目,王安平也真是服了。

“当家的,这钱给你。”

“你收着吧!不用给我的,想要怎么用就怎么用,也省得找我要。”

“我要钱也没用啊!我也不出去买东西,再说了现在买东西都需要票呢,要钱也没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